Skip to content
周端政 Nelson Chou|文化系統觀察者 Systemic Observer of Taste
供應鏈與畜產研究者、樸活 Puhofield 創辦人
中文版|
一、豬,不只是肉,而是一個地方的縮影
在台灣,豬是一個很生活的存在。
小吃、家常菜、辦桌、節慶,
許多味道的背後,都站著一整套畜牧與供應鏈的歷史。
我在畜產領域工作多年,越能感受到——
豬肉不是產品,而是土地、飼料、養法、環境與人共同的結果。
當畜牧被簡化成「價格」或「產量」時,我們會失去一個地方最重要的味覺記憶。
二、樸活豬想做的是什麼?
在樸活,我們沒有把豬當成「商品」。
我們更關心的是——
這頭豬的生命從哪裡開始,經過什麼樣的環境,如何被餵養與照顧?
因此,我們的原則很單純:
- 飼料來源乾淨、明確,不用奇怪添加物。
- 飼養密度不壓迫,動物能自然活動。
- 冷鏈乾淨,不讓細菌與溫度影響品質。
- 養豬戶看得到未來,而不是被價格追著跑。
這些條件聽起來普通,但在現實裡,其實是非常不容易的。
三、養豬業的核心問題:不是技術,而是關係
畜牧很容易被說得很現代、很科學,但真正的關鍵在於「關係」:
- 豬與飼料的關係(什麼養分進到牠體內?)
- 豬與環境的關係(空氣、光線、濕度)
- 豬與人的關係(是否被尊重、被照顧?)
- 養殖戶與市場的關係(是否被壓價、被擠壓?)
身為供應鏈研究者,我最常看到的問題不是「技術做不好」,
而是這些關係被迫得越來越緊、越來越急。
土地急、飼料急、飼養急、出清急。
豬只剩下「效率」,人只剩下「壓力」。
四、永續畜牧,不是要回到過去,而是要留有「空間」
永續不是口號。
它是每天的管理、每一頓飼料、每一個小細節。
如果要我用一句話去說永續畜牧的精神:
永續,就是不把壓力全部丟給動物,也不把代價全部丟給土地。
你給豬一點空間,牠的表現會誠實回應你。
你給土地一點時間,牠會把健康回饋到飼料上。
這是我在產業裡面反覆看到的真相。
五、豬肉的風味,來自牠的生活方式
好的豬肉不是靠「調味」表現,而是靠牠的成長。
在畜牧裡,我常說一句話:
動物的生活方式,就是牠最後的風味。
牠吃什麼、怎麼活動、環境怎麼管理、壓力多或少——
全部都會回到口感、香氣、油脂的質地。
這比任何食譜都更重要。
六、樸活豬的初衷:讓土地、動物與人都能「好好生活」
我們不追求快速出欄,也不追求極端標準化。
我們追求的是——
- 動物活得舒服一些
- 土地負擔少一些
- 養殖戶的生活穩定一些
這些加起來,才有資格被稱作「永續」。
而永續的底層邏輯,就是你常常說的那句:
土地要能繼續好好種,人也要能好好生活。
畜牧也一樣。
📜 參考文獻
- 行政院農業部:台灣畜牧業永續與動物福利公開資料。
- FAO:Livestock Production Systems & Sustainability Report。
- OIE(國際動物衛生組織):Animal Welfare Guidelines。
#tags
English|
1. Pork Is a Landscape
In Taiwan, pork is not just a product—it is a landscape of agriculture,
daily meals, and the rhythm of rural life.
2. What Puhofield Pork Tries to Do
We care about how the animal lived, what it ate,
and how the supply chain treated both farmers and land.
3. Livestock Issues Are Often Issues of Relationship
Feed, environment, density, human care, market pressure—
these relationships shape both welfare and flavor.
4. Sustainability Means Leaving Space
Not pushing animals or land to the limit is the foundation of
responsible livestock.
5. Flavor Reflects a Life
An animal’s diet, movement, and environment
become the final flavor on the plate.
6. Let Animals, Land, and People Live Well
That is the principle behind Puhofield pork.
日文版|
豚肉は土地の風景そのもの
台湾の豚肉は、生活と農の歴史が重なる風土の味です。
樸活豚が大切にしていること
動物がどのように育ち、何を食べ、
どのように扱われたかを最も重視します。
畜産の課題は「関係性」にある
飼料、環境、人との距離、
そして市場との関係が品質を決めます。
永続は、土地と動物に「余白」を残すこと
急がず、追い詰めず、
自然と生命のリズムを尊重します。
味は、その生き方を映す
豚の生活の質が、そのまま風味になりま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