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Nelson Chou
欸兜,前陣子滑網路時,看到那些方方正正、包在透明塑膠袋裡的「黑糖」廣告,心裡忍不住想——也許我還不夠努力,讓大家認識真正的黑糖。
樸活的黑糖,是怎麼做出來的?
我們與在地農民合作,種植台灣白甘蔗;在友善環境農法的前提下,盡量減少對土地的干擾與化學投入。
人工採收後,進行榨汁、過濾,再以慢火熬煮、冷卻成不規則塊狀或粉粒狀黑糖;最後由庇護工場秤重與分裝,成為一包包帶著土地香氣的「樸活黑糖」。
從田間到糖鍋的每一步
1)正港台灣白甘蔗,人工採收並留種
採收後留下一部分做為下一季的種源,讓品種能在土地上延續。

2)分堆後運回工作區
整理後的甘蔗依序進場,準備進入榨汁作業。

3)開始榨汁啦
初榨白甘蔗汁因為表皮可能附著泥灰與雜質,需先經濾網過濾與食品級石灰吸附兩道工序。
可見被食品級石灰吸附的雜質逐漸自然沉澱至鍋底,上層澄澈的蔗汁則保留下來進入下一步。

4)熬煮黑糖
乾淨的蔗汁下鍋熬煮。樸活善用資源,採用矮化淘汰後的經濟種植龍眼木作為柴火,過程中瀰漫木質香與焦糖香。

5)起鍋冷卻與「炒糖」
起鍋後需持續攪動熱騰騰的糖漿(亦稱「炒糖」),讓糖漿在冷卻過程中逐漸結晶,形成自然的不規則塊狀。

完成!
冷卻後的黑糖不經模具塑形,每一塊外觀都不盡相同,這正是手工熬糖的證據與風味來源。

品牌小語
樸活的黑糖不是量產的方糖,而是一段島嶼的手藝記憶。我們相信,一塊黑糖不只是甜味,也能傳遞對土地的尊重與日常生活的溫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