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土地,是邁向有機的必經過程

2014-04-21 08.34.39

 

許多朋友問:「你們的產品是”有機”的嗎?」
我們都很誠實地回答:「雖然是我們的目標,但是目前還沒有辦法做到。」

 

「有機」有許多嚴苛的條件,需要有很長的轉型期,在地狹人稠的台灣,要隔絕其他農田與水源的汙染是非常困難的,所以真正能符合有機標準的產品真的不多。

所以我們努力的目標是幫助農民轉型,以契作的方式讓農民停藥、復育土地,以可追溯的生產流程管理來追蹤,最後再送檢以確保消費者食用的健康。

郭教授在這篇說的沒錯,要落實友善土地是「觀念革命」,不過我們相信只要有足夠的消費者願意認可,那麼這場革命還是很有機會成功的。

因為很多農民不是不想做,是礙於成本考量而不敢做,只要有合理的價格可以保障他們的收益,還是有很多優秀、勤勉的農友可以一起來為土地努力。

為台灣加油吧!

 

※※※

延伸閱讀:

 

台灣篇/全台農地 土壤正在「慢性自殺」

聯合報記者侯俐安/調查採訪

苗栗果園被噴除草劑,滿地枯黃。 記者陳易辰、王騰毅/攝影

 

 

 

 

觀樹教育基金會主任江進富表示,長期噴除草劑與慣性農法施肥導致土壤硬化,一捏即碎。 記者陳易辰、王騰毅/攝影

兩 周前插秧的有機米,在盛夏八月的夕陽下閃閃發光,再晚一點可以聽見青蛙上演「交響樂」,這裡是台南官田「友善大地有機農場」,遍地生機盎然。但踩著田埂, 走到幾公尺外的田區時,一對夫妻戴著口罩、揹著一大桶除草劑,不斷對田邊茂盛雜草噴灑時,硬生生將畫面拉回現實:這才是台灣絕大多數的農田景色。

農地躺在加護病房

 

「台灣農地就像躺在加護病房,只剩農藥、化肥兩根呼吸管在維繫生命。」台大農藝系教授郭華仁說,台灣現今以農企業為主流,往往忽略生產之外,糧食安全、生態環境等外部成本,想要落實友善土地,將是一場「觀念的革命」。

 

郭華仁觀察,在追求產量時,大量使用的化學肥料,造成土壤硬化、微生物死亡,農藥、除草劑更傷害生態,蚯蚓、蜜蜂、青蛙都在消失,全台農地土壤正在「慢性自殺」,有機農業仍原地踏步,民間單位透過草生栽培、生態農法搶救,卻緩不濟急。

 

有機農業成長緩慢

 

根據農委會資料,台灣有機農業面積從一九九六年的一五九公頃,年年往上攀升,兩千年突破一千公頃;十年前,二○○四年達到一四二六公頃。轉眼間,二 ○一一年突破五千公頃,二○一二年達五八四九公頃。

 

雖然看似增加四六○三公頃,約是一百七十七個大安森林公園;但若以台灣耕地面積八十一萬公頃計算,十年來,有機農業成長只是千分之一到千分之七。

 

農委會指出,現行友善土地政策以有機農業為主,嚴格要求農藥、化肥「不得檢出」;其次則有吉園圃、CAS、產銷履歷,以安全用藥及追溯源頭為目標,各地則輔導農民合理化施肥。

 

過度嚴苛的「不得檢出」,不符合台灣地理現況,對需要養家活口的農民來說,隔絕鄰田、灌溉水難度高,撐過轉型期更是天方夜譚;當「無毒生產」未獲得政府支持時,生產方式自然以追求產量為目標,成為惡性循環。

 

農田土壤明顯酸化

 

從農業試驗所每五到十年的土壤診斷中,二○一一年最新調查資料可見,台灣四十年來農田土壤明顯酸化。

 

農試所組長郭鴻裕解釋,土壤酸化除工業、開發及酸雨,更指向農田肥料過量使用,酸化的土壤讓微生物多樣性降低,反而使土壤保肥力下降、作物 難以生長,農人還會誤以為肥料不夠、加倍施肥,「許多崩壞的土壤,甚至需要好幾輩子來恢復。」也許「好幾輩子」誇大了,但台中新社白毛台葡萄農何明傳,確 實費盡心思才讓土壤恢復健康。

 

 

 

葡萄農十年救土壤

 

廿一年前,何明傳從父親手中接過果園,依前輩做法大量「餵食」化肥,本該是深紫色的葡萄、逐漸呈現淡粉紅色、數量愈漸稀疏;農改場發現土壤 酸鹼值竟只有四點三,硬化的土壤、消失的生態不說,農地酸度幾乎等於番茄汁。何明傳轉向草生栽培,嘗試不噴除草劑、減量使用化學肥料,耗時十年終於讓土壤 酸鹼值回到中性。

 

何明傳並非個案,走進苗栗淺山果園,腳下的土壤早已乾枯龜裂,觀樹基金會主任江進富直呼「硬的有如柏油路」。

 

田間蚯蚓急速減少

 

國內外近年不斷證實農藥汙染導致蜜蜂消失,台大動物研究所長陳俊宏觀察,農田間蚯蚓正在急速減少。

 

【2014/08/04 】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